小編說:9月1日晚8點,2024年《開學第一課》正式播出。節(jié)目播出后引發(fā)了熱烈反響,老師、家長、學生們紛紛表示“漲知識了““厲害了我的國”。作為每年9月1日的一堂“必修課”,學生們在《開學第一課》的陪伴下,培養(yǎng)出愛國學、愛傳統(tǒng)、愛文化的習慣,播種下愛科技、愛創(chuàng)新、愛生活的種子。一起來看一看大家都從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中產生了哪些體會與感悟吧——
一、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挺起中華民族精神的脊梁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 董竹娟: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深層內核,也是思政課教學的重要內容?!堕_學第一課》將“愛國”這一宏大主題進一步具象化,從多視角多維度潛移默化地向中小學生傳遞一種信念:愛國是樸素的、是真實的,是在一代代中國人接續(xù)奮斗中不斷豐富、接續(xù)傳承的。
中小學教師,特別是班主任和思政課教師這兩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隊伍,要用好思政德育資源,要將生動且富有感染力的節(jié)目素材轉化為寶貴育人資源,抓住新學期開學和入學教育契機,以《開學第一課》為基礎,講好班級“開學第一課”和思政“新學期第一講”。
@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德育工作指導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唐漢衛(wèi):
開學第一課,在激發(fā)起青少年與國同行、共赴未來的信心和決心之后,如何讓青少年的奮斗之心、報國之情持續(xù)下去,如何將國家的可愛與自身的可能結合起來,如何營造文明良性的奮斗環(huán)境,是教育工作者的任務,更是全社會應該考慮的大課題。
@北京師范大學公民與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班建武:
今年《開學第一課》對于厚植年輕一代的愛國情懷,激發(fā)他們努力學習、勇于探索,在繼承當中不斷創(chuàng)新,立志以實干報效祖國,實現人生價值等方面,無疑具有非常強大的思想引領和情感推動作用。新時代的愛國主義教育不能是空洞的說教,它需要走進學生生活、根植文化傳統(tǒng)、融入時代精神,讓愛國主義教育變得具體、可感且具有美感,方能取得教育實效。
@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qū)砂子塘天華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少工委主任 歐陽愛湘:
今年,以“可愛的中國”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不僅是一場視覺與知識的雙重盛宴,更是一堂成功的愛國主義教育思政大課。節(jié)目中展現的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壯美圖景體現了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的結合,讓學生們更加堅定了文化自信與民族自信,也讓他們更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為生在如此可愛的中國而自豪,也進一步增強了“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期待我們的學生——可愛中國的小主人,能夠從小立志奉獻祖國,不斷追求卓越、勇攀高峰。
@重慶外國語學校(華巖校區(qū))高中思想政治教研室主任 景虎: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如何上好思政課?《開學第一課》就是一次很好的示范:上好思政課要做到以情動人、以理服人、用心育人。節(jié)目從歷史發(fā)展的角度講建設中華現代文明的邏輯,從人民群眾需求和現實需要的角度講建設美麗中國的邏輯,從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角度講人工智能發(fā)展的邏輯……讓思政課更有思想性、啟發(fā)性,講好這些邏輯必不可少。
講好思政課,思政老師要用心。要設計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循序漸進的課程目標、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內容,再把這些融入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最終指向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二、揚起夢想的風帆 在奮斗中成就出彩人生
@北京教育學院附屬豐臺實驗學校班主任 胡雅茜: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一例又一例鮮活的素材讓我領略到了祖國的偉大與魅力,同時也促使著我思考教育教學工作中的生長點。節(jié)目中00后游泳新星潘展樂分享了自己從“看臺觀戰(zhàn)選手”到奧運冠軍的蝶變歷程。這個暑假,奧運健兒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奧林匹克精神和中華體育精神,激勵著我們要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夢想,不怕困難,勇往直前。
@北京市海淀區(qū)中關村第一小學班主任、語文教師 謝青晴:
奧運冠軍潘展樂的蝶變歷程觸動著我的心弦。他從一個平凡的少年,通過刻苦訓練,最終站在了世界之巔。一句“請你們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獻給你們所熱愛的事”久久回蕩在我耳邊。他用拼搏與汗水詮釋了體育精神,讓我明白了為夢想堅持的力量。這也讓我反思自己作為班主任,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知識學習,更要重視他們的體質鍛煉,真正落實“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理念,讓學生們擁有健康的體魄,為夢想堅持,勇敢拼搏。
@重慶市涪陵區(qū)特殊教育學校班主任 田勤:
“請你們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獻給你們所熱愛的事?!眾W運冠軍潘展樂在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中這樣說到。這不僅是對青少年的鼓勵,也是對特殊教育工作者的深刻啟示。作為特教老師,我們每天面對的是一群在身體、智力或情感上有著不同障礙的孩子,我們用無盡的耐心與愛心陪伴在他們身旁。他們每一個小小的進步,都凝聚著我們共同的努力和堅持;他們每一個小小的變化,都讓我更確定自己的這一份熱愛,熱愛孩子,熱愛教育事業(yè)。
@上海市大同中學高二年級學生 吳思辰: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帶領我們暢游漫漫歷史長河,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00后奧運健兒潘展樂對同學們的深情寄語。潘展樂在男子100米自由泳與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項目中勇奪金牌,在混合泳項目上更是與隊友打破了美國隊40年的壟斷。他們既能傳承老一輩運動員們奮力拼搏、永不服輸的奧林匹克精神,同時也展現出當代中國青年不卑不亢、奮發(fā)向上的面貌。“請你們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獻給你們所熱愛的事。”潘展樂的寄語讓我倍感親切與力量。新學期,我會積極踐行“篤學敦行、立己達人”的校訓,以更加昂揚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學習生活中,承擔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一份責任。
三、深化生態(tài)文明教育 共同點亮美麗中國
@北京市第十八中學高中思政教師 孫孟鮮:
《開學第一課》在講述文字演變的歷史或是生態(tài)環(huán)保的知識時,地點都不在課堂,而是實地去參觀、去實踐,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切實感受國家的變化。節(jié)目中提到三江源國家公園、祁連山國家公園和生境花園等生態(tài)環(huán)保成果,讓學生去感受美麗中國的建設。學校思想政治組項目式學習公開課中,也將堅持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核心,在真實問題情景中實現知識的遷移和應用,引導學生作為社會生活中的一員,為推動生態(tài)文明建設穩(wěn)中向好貢獻自己的努力。
@重慶市大渡口區(qū)教師進修學院 李妍:
《開學第一課:可愛的中國》不僅是一檔節(jié)目,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在思政課教學實踐中,我們應當注重生態(tài)文明教育的重要性,鼓勵學生走出教室,通過實踐活動去發(fā)現和探究自然生態(tài)之美,以及城市生態(tài)的和諧發(fā)展。這樣的親身體驗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家鄉(xiāng)的變化和美麗中國的發(fā)展成就。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小學六年級2班學生 閆悅晴:
在觀看《開學第一課》這場精彩紛呈的盛宴時,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當鏡頭中出現可愛的兔猻和矯健的雪豹時,我立刻想起2021年暑假,我和家人沿著青甘大環(huán)線旅行,曾參觀過西寧動物園,近距離了解了雪豹被救助及放歸的過程。通過建立自然保護地,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都向著好的方向發(fā)展。祁連山的壯麗與青海湖的秀美至今使我難忘,祖國的綠水青山是那樣的可愛,使我由衷地想要去盡力守護。





